用药常识
【合理用药】抗菌药物知多少
2019年11月18日—24日是“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2019年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”。为积极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挑战,提高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,遏制细菌耐药发展与蔓延,现为老百姓普及合理用药常识,让您了解什么是抗菌药物?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?
Q:什么是抗菌药物?抗菌药物到底治疗什么?
A: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,包括各种抗生素、磺胺类、咪唑类、硝基咪唑类、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。
生活中常见的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大类,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有效,对病毒感染无效。
Q:抗菌药物主要分为几类?
A:主要分为八大类:
1.β-内酰胺类:包括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、碳青霉烯类、含酶抑制剂的β-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;
2.氨基糖苷类;
3.四环素类;
4.氟喹诺酮类;
5.叶酸途径抑制剂类;
6.氯霉素;
7.糖肽类: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
8.大环内酯类。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。
Q: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?
A: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,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,常见的有以下几类:
1.药越贵越好,实际上药品并不是“便宜没好货,好货不便宜”的普通商品,只要用之得当,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。
2.随意滥用目前多见,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,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,但却不能抗病毒,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,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、使细菌产生耐药性。
3.许多人患病后,病情较重时还能按时按量服药,一旦病情缓解,服药便随心所欲。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,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,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,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。
4.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,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。5.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,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,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。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,用药不当,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,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,危及健康。
Q:何时服用抗菌药物比较合适?
A:抗菌药物的口服制剂一般以空腹(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)服用为宜,在血液中较快达到峰浓度,并且获得较高的生物利用度。进食后服用脂化物,可增加某些抗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。应用某些抗菌药物口服制剂时,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、菌群交替性腹泻等现象。
Q:哪些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?
A:有的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,因为饭后服用,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者使药物利用率降低。宜空腹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氨苄、头孢羟氨苄、头孢拉定、诺氟沙星(氟哌酸)、环丙沙星、红霉素、四环素、林可霉素、异烟肼(雷米封)、利福平等。
Q:服用抗菌药物时如何注意给药间隔?
A:现在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日剂量可平分为2—3次,每日2次者,可在8时及20时各给1次,每日3次者可在6时、14时及22时分别给药1次。病人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下一篇: 【用药指导】如何管理家庭药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