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促进
科普在线丨预防猴痘病毒 守护健康防线
近日,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,猴痘疫情构成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。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自2022年7月以来第二次就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,重新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。
那么,猴痘是什么?有哪些传染源?有哪些临床表现?该怎么预防?一起来了解吧。
01什么是猴痘
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,临床表现为发热、皮疹、淋巴结肿大等。
02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
1.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、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。
2.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,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,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,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病变渗出物、血液及其他体液,或被感染动物咬伤、抓伤感染传播。
3.人群普遍易感。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。
03猴痘的临床特征
1.病程:猴痘的病程约2-4周,潜伏期约5—21天,多为6—13天;猴痘为自限性疾病,大多数病例症状会自行消失,也有重症和死亡发生,主要为儿童、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。
2.传染期:病例出现症状后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皮肤前具有传染性,部分病例可能在出现症状前1—4天开始存在传染性。
3.临床症状:可出现发热、头痛、背痛、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早期症状。皮疹和黏膜疹通常在热退后出现,斑疹、丘疹、水疱、脓疱等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,且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。
04猴痘的预防
1.避免与确诊猴痘病例发生密切接触,尤其是性接触。
2.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,如啮齿类、灵长类和有袋类动物等。此外,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野味。
3.在人员密集场所保持距离,戴口罩、勤洗手。
4.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主动就医。尽量不前往有猴痘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,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或自疫情流行地区返回,应做好21天的自我健康监测,且要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,如出现发热、皮疹、疱疹等疑似猴痘样症状,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,并主动告知医生性行为史、流行病学史和疑似接触史。
参考内容: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. 猴痘诊疗指南(2022年版)[J]. 传染病信息,2022,35(3):193-194.
上一篇: 健康科普丨重视房颤 健康宣教
下一篇: 科普知识丨矿物蜡泥疗——有温度的新式疗法